飛機讓人類第一次像鳥類一樣飛上了高空,實現了人們對于藍天的渴望。之后,隨著各種類型的航空工具如雨后春筍般誕生,人類開始設計對自身更具有價值的機種,直升機便是其中翹楚,作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以其優越的性能和高度的實用性成為軍事中的熱門選擇。我們知道,多數直升機機型不大,載人數在2至4人左右,以其輕便靈活著稱。但是有一架直升機卻打破了我們的認知,它就是米-26直升機,堪稱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
米-26直升機的不足

米-26直升機體型之大同樣給它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首先,可以想象,其內部操作室必然需要比普通直升機更多的操作人員。實際上,在前蘇聯時期,一架米-26直升機的運行,是需要5個人的協同完成的。但是到了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自動化功能的逐漸完善,操作人數隨之精簡到了2人。其次,米-26直升機的耗油量之巨也是罕見的,達到了2.5噸每小時,一次短時間的行動往往耗費幾萬元乃至十幾萬元的資金。可以說,在油量方面的不足成為了米-26直升機的唯一制約之處。
米-26直升機有多大
米-26直升機以其容量大、承載力大而著稱,作為一架直升機,它甚至做到了裝甲車都做不到的事情。它的最大承載力達到了20噸,因此在各種空運途中它都能穩定地承載在20噸以內的物資。在運輸人數上,它也達到了普通直升機的22倍以上,一次可搭載90人。此外,它的內部空間足以讓一輛裝甲車順利通過。當把它與普通直升機放在一起的時候,很明顯可以看出,普通的直升機僅僅為它的十分之一大小,放佛一件玩具機一般。可以說,米-26直升機在所有機型之中都是少見的。
米-26直升機的由來
據資料顯示,米-26直升機是一架重型運輸直升機。之所以選擇設計這樣一架直升機,是因為在七十年代的時候,當時的蘇聯試圖解決重型軍事設備運輸的難題,聚集一大批科學家日夜監制,直至將米-26直升機研發成功。他們以民用和軍事并行作為考量,在決斷之初,確定了米-26直升機巨大的機型和驚人的承載力,以確保往返戰場的軍事物資能夠及時抵達。這就有了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世界最大的直升機。
米-26直升機的作用
米-26直升機的特征決定了它的作用,它是一架運輸型直升機。在國內汶川地震之初,由于房屋、高樓的傾塌,以及各地山洪、泥石流的爆發,導致地形極其險峻,地塊被嚴重分割開來,救援人員與各種救援物資很難即時到達目的地。這時候,米-26直升機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除卻物資的運輸之外,大型工程設施的調配是它的主要功績之一,有效地解決了各地的挖掘、疏導,以及事后的清理工作。另外,它在國際上也是進行維和的主要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