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納什博士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博弈論的創始人,被世人稱之為美國最傳奇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他早年提出的理論不被科學界認可,而自己又患有精神分裂癥,生活困難,在晚年的時候才獲得科學最高獎項的諾貝爾獎。電影《美麗心靈》就是依據約翰納什坎坷的一生,拍攝出的一部紀錄片式的電影。
諾貝爾獎獲得者約翰納什

約翰納什出生在美國弗吉尼亞州,母親是一位中學教師,使他在小時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在數學方面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在20歲的時候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在發表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納什均衡”博弈理論,為獲得諾貝爾獎打下了堅定的基礎。30歲的時候,由于他對數學的癡迷,患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癥。
約翰納什瘋瘋癲癲了30多年,由于身體的原因,幾次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進入80年代,納什均衡理論被廣泛的應用到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領域,同時他的身體也有所好轉。在1994年,他終于站在了諾貝爾的領獎臺上,達到了人生的巔峰,這段傳奇經歷也被人們津津樂道,并被搬上了銀幕。
約翰納什的生活很悲慘
約翰納什在獲得諾貝爾獎以前,一生中都在貧困潦倒中度過。年輕的時候家境并不富裕,為了獲得更多的獎學金,他放棄了哈佛,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約翰納什曾經與女護士生下一個孩子,由于缺錢,他沒有給過孩子撫養費。他得了精神分裂癥以后,經濟狀況更加糟糕。不但治療花去了大量的金錢,他還瘋癲的跑到歐洲,把養老金揮霍一空。沒有他的妻子用微薄的收入照顧他,恐怕他早就淪落街頭要飯了。正如他自己在獲得諾貝爾獎時調侃道,但愿獲獎能讓我增加點信譽度,可以讓我辦一張銀行信用卡。
約翰納什的智商多少
世界上總有一些聰明絕頂的家伙,他們的智商非常高卻疑似精神病,然而生活卻一塌糊涂。有的人不會煮面,有的人走路撞電線桿,還有的把墨水當可樂喝,約翰納什就是這樣的人。他的智商非常高,在年輕的時候,就表現出了數學方面的天賦,曾被美國四所頂級大學同時錄取。在普林斯頓當教授的時候,他講課從不拿書,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甚至把學校發的教科書扔進垃圾筒,狂妄的讓愛因斯坦承認自己的學術觀點。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經濟學和數學界獲得的榮譽,足以讓任何一個美國人為之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