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也稱“浴佛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飲食文化等的綜合性節日。這種節日是向世界展示傣族文化的窗口,同時還加強了各族人民的團結和交流,很多外地人都會在這天慕名趕去參加這次盛會。那么,潑水節有哪些習俗?潑水節為什么要潑水呢?
潑水節的風俗人情是什么

傣族人的潑水節就和我們過春節一樣,十分地熱鬧,有很多風俗。潑水節到來的時候會殺雞宰豬、做年糕,還會用糯米做成各種各樣的粑粑。潑水節分成三日,第一天要打掃衛生、清理房間,還要做劃龍舟,放高升。第二日就要進行潑水活動,主要是用來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在潑水節的這一天,男女老少會穿著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用圣潔的水來相互潑灑,消災免難。大家會祈求幸福安康,相互祝福。到了第三日就是傣歷的元旦,這一天被稱作是傣族的日子之王。
潑水節為什么要潑水
潑水節潑水的風俗與一個傳說有關,相傳有一個魔神違抗天神的旨意,來到人間為禍,老百姓苦不堪言。天神想出一個辦法來懲治這個魔神,他裝扮成一個英俊的小伙子,接近魔神的七個女兒,告訴了她們父親的惡行。魔神的女兒非常氣憤,決定為民除害。她們乘父親喝醉的時候斬斷了他的頭,但是這又變成了一個新的災難。頃刻間,人間起了熊熊大火,燒毀了竹樓和莊稼。她們把神魔的頭輪流抱住直至腐爛,最后使用清水潑灑。為了紀念七個女兒大義滅親的功績,人們就把神魔頭顱腐爛的日子,定為潑水節。
潑水節能化妝嗎
潑水節絕對稱得上是傣族最快樂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會穿上漂亮的衣服,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在大街上盡情地潑水,相互地祝福。不過,在潑水節上,還是盡量不要化妝的好。因為就算化妝得再漂亮,水潑在臉上,妝也會被水潑掉的,弄不好還會變成一個大花臉。而且在這天大家都在盡情享受潑水的樂趣,沒有人在意對方長什么模樣,每個人見到人都會“無差別”地潑水,以求平安、幸福、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