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都穿上泳衣并不能預防海蜇。遇到海蟄時:要及早避開,不要好奇地接近它,更不能招惹它,以免被海蟄蟄著身體。注意當發現海蜇時,小要認為只有一個,因為海蟄喜歡集體出動,可能身后、水下還有隱藏的海蟄,要加以防范。在游泳時一定要以人身安全為首要,服從浴場管理規定,最好在劃定的安全海域內游泳,防止被海蟄刺傷。
一旦被海蜇蟄傷,切勿用淡水沖洗,因淡水可促使刺胞釋放毒液。應盡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粘附在皮膚上的觸手或毒液,亦可用海水沖洗。此外,還應做到:(1)局部可涂抹堿性溶液,以中和海蜇毒素,最好用1%氨水冷敷患處,或用10%碳酸氫鈉液或明礬水等冷敷。(2)若有全身癥狀,應盡快前往醫院治療,臨行前可口服抗過敏藥(如非那根25毫克、撲爾敏4毫克或息斯敏1片)有條件的可靜脈緩慢注射10%葡萄糖酸鈣溶液10毫升。(3)若發生呼吸困難及咳血性泡沫痰,說明情況危急,應讓傷員取半臥位或端坐位,兩足下垂,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條件的給予吸氧,并肌肉注射速尿20~40毫克:在對癥處理的同時請醫主速來搶救。
還有,有海蜇的地方盡量去人多的地方游泳,那樣即使有海蜇,也不一定要蟄到你了。海蜇是數百種水母的統稱,活躍期是每年6月份~10月份。海蜇大小不等,小的比指甲還小,大的直徑可達1米以上,像傘一樣浮在海面上。海蜇有8個須狀觸手,上面有許多刺胞,胞內有刺絲和毒液。當海蜇接觸到人體的皮膚時,它會將毒液注入人體。由于毒液中含多種致敏成分,所以會引發過敏。通常,被海蜇蜇傷者的癥狀局限于皮膚,表現為閃電樣針刺感、瘙癢、麻痛或燒灼感,皮膚出現點狀、線狀、條索狀的紅斑、丘疹,或風團樣損害。嚴重者甚至起水皰、瘀斑。一般3天左右,皮疹開始消退,1周~2周痊愈。不過,高過敏體質患者可在被海蜇蜇傷的數小時內出現嚴重癥狀,如呼吸困難、肺水腫和休克,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