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的法老們將陵墓修成角錐體的形式,即金字形。原來,古代埃及人相信靈魂的轉生,對墳墓的修建非常,在最早的時候,埃及人的墳墓叫“馬斯塔巴”,阿拉伯語的意思是“凳子”。這種叫作“凳子”的東西是埃及人最原始的墳墓。馬斯塔巴是一種非常簡單原始的長方形墳墓,這種墳墓不是用石頭建的,而是用泥磚壘砌而成。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埃及人死后就會被葬入馬斯塔巴。因為馬斯塔巴建筑形式簡單,并不華麗奢侈,無論是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馬斯塔巴。

后來,大約在第三王朝的時候,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后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后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拉”的標志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征的就是普照而下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無論站在哪個角度,都可以由上而下看到金字塔就像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后來古代埃及人對方尖碑的崇拜也有這樣意義,因為方尖碑也表示太陽的光芒。

那么,法老的陵墓又是如何從“馬斯塔巴”演變成金字塔的呢?古埃及在進入第三王朝的時候,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陵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并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左塞王之后的埃及法老紛紛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為自己修建陵墓,從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營造金字塔之風。修建金字塔,集中了當時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聰明才智,因為它需要解決的難題非常多,但是古埃及人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金字塔屹立了四千多年,這本身就是一大奇跡。揭開金字塔修建的迷底,還有待于科學家將來的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