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內陸國家尼泊爾,全稱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尼泊爾的官方語言為尼泊爾語,又名卡斯庫拉語、廓爾喀語,原為卡斯族的語言,屬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是印度雅利安語支帕哈里語中的東帕哈里語。尼泊爾語在發展過程中與藏緬語族的語言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尼泊爾語與印地語和梵語相近,許多詞匯源自梵語,還有一部分詞源自印地語、英語,也有少量的波斯語、阿拉伯語詞匯。

尼泊爾境內的語言有118種,主要分屬于印歐語系,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達羅毗佘語系。
因為歷史原因,英語在尼泊爾也頗為流行,英語雖不是尼泊爾的官方語言,中小學、私立學校、高等院校大多使用英語教學,因此,尼泊爾上層人士、相關主體官員和知識分子一般都能使用尼泊爾語和英語兩種語言。

自1971年開始,英語被尼泊爾指定為國際語言,從4年級開始加入教育課程體系。
尼泊爾語的語音仍保留著古代印度語言的某些重要特點;比如它仍有卷舌音uh(駱駝,孟加拉語作)和濁送氣音bhat(飯,孟加拉語、古吉拉特語也作bhat,但克什米爾語作bat)。由于尼泊爾全國過半數人口使用藏緬語言,尼泊爾語受藏緬語言的影響很深,尤其在詞匯方面。尼泊爾語的文字采用天城體字母。

尼泊爾語一般使用天城字母。Bhujimol是一種最古老的尼泊爾本地文字。
19世紀下半葉出現一些尼泊爾語文學作品,包括 Sundarananda Bara 著的《Adhyatma Ramayana》(1833),《Birsikka》是一個佚名民間故事合集。同時也有一些翻譯自梵文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