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是一種需要從別的動物身上吸血才能存活繁衍的蟲子,它們會寄生在野生動物或鳥類身上。大多數蜱蟲有特定的宿主動物,所以一般不特別強調防備。但有一些蜱蟲宿主更廣泛,可寄生在人身上,也能寄生在寵物或者牲畜身上。因此,才會有一些去了野外或經過草坪的人被蜱蟲咬傷的報道。

蜱蟲的嘴,結構復雜,長著一些倒刺,導致人或動物被叮咬后,難以直接取下。所以,被叮咬者,最常見的后果是對應部位的皮膚感染。蜱蟲本身沒什么毒性,不過,它們具有吸血為生的特性,如果蜱蟲生活的環境惡劣,它們就可能傳播一些嚴重的疾病。

無論是在人或動物體表,還是在衣物等物體表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更不要去捏碎,必須使用鑷子或其他工具夾取。如不小心接觸到了蜱蟲,尤其是蜱蟲擠破后的流出物,要及時進行消毒處理。并用鑷子夾住叮咬在皮膚上的蜱蟲,垂直向上取出。取出蜱蟲后,要用酒精或其他消毒劑做局部消毒處理,嚴重者可能需要應用抗生素。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在密封容器中保留少許取出的蜱蟲殘肢,萬一被叮咬者情況惡化,這些殘肢可以作為參考讓醫生更好地進行診療。隨時觀察監測身體狀況,如果出現發熱、叮咬部位腫痛、破潰及紅斑等癥狀,要及時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總之,如果被蜱蟲叮咬了,正確處理,及時就診,大部分情況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