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為什么不吃企鵝?相信很多人都玩過這個腦筋急轉彎:答案很簡單,企鵝生活在南極,北極熊生活在北極,路途遙遠沒機會見面呀!一笑過后,仍然會有人好奇,為什么北極沒有企鵝,南極大陸也沒有北極地區常見的現存最大的陸生食肉動物北極熊?其實,這個問題與熊類的起源和演化、動物地理學、地質學、冰川學以及生態學有密切關系。

南極和北極是地球緯度最高的地方,同時也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但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卻有不同的動物群。北極有令人畏懼的北極熊,南極有數量龐大的企鵝家族,南極洲附近海域還游弋著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動物的地理分布,與地質發展史也有密切關系。南極、北極的自然地理環境有明顯不同。

北極是被大陸圍繞的洋盆,處于歐亞大陸、北美洲大陸中間的大洋。南極則完全不同,南極洲是一個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圍的大陸。在3億年前,即石炭紀末和二迭紀初,整個地球的陸塊曾經組合為兩個聯合古陸;大約距今2億5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末,聯合古陸開始分裂;到了至今6000萬年前,南極洲便完全與周邊大陸分離,從此成為獨立的大陸。

熊類是雜食、適應性強的陸生動物,從北極到熱帶均有分布。第三紀由于地球上出現寒冷氣候,南北極形成冰川。來不及由極地往溫暖地區遷移的喜溫動物滅絕,僅一些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在冰川邊緣生活。原來以北極植物為主食的穴居熊絕跡了,而一種毛皮厚、肉食,并且體溫調節能力、越冬生理以及生物化學都適應嚴寒的熊類在北極生存下來,這便是以后的北極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