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黽喜歡在水面上行動,雖然長得像蚊子,但卻并不是害蟲,它是一種益蟲,可以說是水面“清潔工”。這是因為水黽主要是以掉落在水上的其他昆蟲、蟲尸或其他動物的碎片等物為食。水黽就像蜘蛛捕獵一樣,都是傳感性能極強的捕食者。只不過蜘蛛依靠的是蜘蛛網,而水黽則是依靠在水面上的腳,水黽的腳能夠從水面上感受到細微的變化。

所以當有細微的弟兄掉落在水面,產生很細小的震動,水黽就會像箭一樣的飛奔過去。水黽可以吃水中其他害蟲的卵,這其中也包括蚊子的蟲卵,算是蚊子幼蟲的克星。比如說蚊子就喜歡把卵產在水中,而水黽恰好能吃掉一部分。在消滅害蟲這一方面,水黽稱得上是一種有用的益蟲。

而且除此之外,水黽還特別喜歡吃一點水面上的浮游物,很多掉落水面上的細微物品,都能夠成為水黽的食物,這一舉動,從而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 其不僅對人畜都沒有危害的,并且還是可以入藥的,民間的偏方用它來治療痔瘡。在過去,一直認為是水黽的腳會分泌一種油狀的物質,這樣腳的表面都被油狀物包裹了,就能使其身體不致被水浸濕而下沉。

后來隨著對其研究的深入,發現是因為它的三對足上密布著多層直徑不足3微米的剛毛,這些剛毛表面的螺旋狀溝槽所吸附的空氣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氣墊”,這樣就能有效的避免水浸潤它們的腳,再加上它們的身體比較輕,因此就能在水面上行動自如,即使在狂風暴雨和急速流動的水流中也不會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