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陸蟲雖然無毒的,但體節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種有毒臭液,氣味難聞,使得家禽和鳥類都不敢啄它,而且人類誤食馬陸會導致口唇過敏性水腫等。同時,雖然馬陸蟲不咬人,但觸摸擺弄它時可分泌出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

如果嚴重的情況下,可致明顯的紅斑、皰疹和壞死,應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但一定不要用酒精。若皮膚發生反應,局部可敷以皮質類固醇,眼部受傷者需立即淋洗,并應用皮質類固醇眼藥水或軟膏。

馬陸擴散和遷徙是可控制可滅殺的,從源頭治起是最佳方案,可采取向馬陸棲息地灑生石灰、用火燒、開水燙和噴灑菊酯類農藥進行有效滅殺,在凌晨5點至10點和下午5點至天黑是最佳滅殺時間,可結合實際由室內依次向四周擴展到室外、農田、森林進行包圍的形式,打好隔離帶,嚴防馬陸擴散。

馬陸和蜈蚣是節肢動物中的兩個分支,蜈蚣身體扁平,分類及軀干兩部份,頭部有一對觸角,有大顎一對,小顎兩對,軀干有15至180節不等,每一節有一對附肢(足),第一對附肢為顎足。而馬陸身體長筒形,除前、后端,身體各節均兩個體節相愈合,看起來每節有兩對腳,口器較簡單,有大顎一對及一對板狀的顎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