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的“飛行” 其實只是一種滑翔而已。科學(xué)家們用攝影機揭示了飛魚“飛行” 的秘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飛魚實際上是利用它的“飛行器” 尾巴猛撥海水起飛的, 而不是像過去人們所想像的那樣, 以為是靠振動它那長而寬大的胸鰭來飛行。

飛魚在出水之前,先在水面下調(diào)整角度快速游動,快接近海面時,將胸鰭和腹鰭緊貼在身體的兩側(cè),這時很像一艘潛水艇, 然后用強有力的尾鰭左右急劇擺動, 劃出一條鋸齒形的曲折水痕, 使其產(chǎn)生一股強大的沖力,促使魚體像箭一樣突然破水而出,起飛速度竟超過18米/秒。

飛出水面時, 飛魚立即張開又長又寬的胸鰭,迎著海面上吹來的風(fēng)以大約1 5米/秒的速度作滑翔飛行。當(dāng)風(fēng)力適當(dāng)?shù)臅r候, 飛魚能在離水面4—5米的空中飛行200—400米,是世界上飛得最遠(yuǎn)的魚。有人曾在熱帶大西洋測得飛魚最好的飛翔記錄:飛行時間90秒, 飛行高度10.97米, 飛行距離1109.5米。

當(dāng)飛魚返回水中時, 如果需要重新起飛, 它就利用全身尚未入水之時,再用尾部拍打海浪,以便增加滑翔力量, 使其重新躍出水面, 繼續(xù)短暫的滑翔飛行。顯而易見, 飛魚的“翅膀”其實并沒有扇動, 而只是靠尾部的推動力在空中作短暫的“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