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河漲水、彎彎曲曲,高高低低,自然形成了一個個灘頭灘尾,垂釣時可選擇灘頭處下鉤必有所獲。溪流水質清亮,人和魚能互相看見,所以人影竿影不要在水面晃動。要用“岸上出竿,水中落線”的方法,人、竿都躲開水面,而且還將釣線拋向上游,利用流水,慢慢將鉤墜推送到釣點上。

所以用漂要大,保證鉤和餌懸空,順流而下、拋鉤盡量往站位前方激流中拋,釣組順水而下時,如無魚索餌,收回再拋。這些小溪石斑,不似鯉鯽那么斯文咬鉤,見到釣餌猛叼一口就撒嘴,所以垂釣時,只要見到有魚咬鉤,應立即提竿,完全靠手感操作。

溪釣石斑用餌不必追求精細,只求對路即可,一般而言,腥味最佳、臭味次之,香味位末。由于夏天炎熱,水溫高,所以大魚活動力小,多躲在石縫中,只剩精力旺盛的溪石斑魚在表層搶食。所以這時的餌我們用小草蝦。這種蝦并非溪蝦,他最大不過二公分左右就可產卵,可在溪邊水草中用細網撈很多。大型的溪石斑對這餌特別敏感,而小魚也較不會來吃這餌。

除此之外,可供溪釣的餌較多,直接用溪邊石頭下找到的昆蟲也可,也有農作物肉蟲如棉花卷葉蟲、石虱子(蜉蝣幼蟲)、石棉蟲、泥蟲、肉蛆等,石虱子效果最佳。這種水生昆蟲很普遍,只要是長年不斷流的溪溝里都有,喜附著在石塊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