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頭魚也叫黑魚。黑魚性情兇猛,營底棲生活,屬于肉食性魚類,喜歡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淺水區。黑魚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可去瘀生新、滋補調養、生肌補血、促進傷口愈合,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我國食用烏鱧歷史悠久,其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農本草經》列為蟲魚上品。

黑魚對水體中環境因子的變化適應性強,尤其對缺氧、水溫和不良水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當水體缺氧時,它可以將頭露出水面。后部側扁。頭長,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借助在鰓腔內由第一鰓弓背面的上鰓骨和舌頜骨伸展出的骨片組成的鰓上器,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

即使在少水和無水的潮濕地帶,黑魚也能生存相當長時間。它的生存水溫為0—41℃,最適水溫為16—30℃。當春季水溫達到8℃以上時,常在水體中上層活動;夏令季節活動于水體的上層;秋季水溫下降到6℃以下時,游動緩慢,常潛伏于水深處;冬季水溫接近0℃時,則蟄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動。

黑魚去腸留鱗,同量白瓜再加少量蔥白、蒜頭同煮,不放鹽,喝湯吃魚肉,一天一次,連食三至七天可治療腎臟病和心臟病導致的水腫、營養障礙性水腫、孕婦水腫、腳氣浮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