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特群島屬于挪威。
斯瓦爾巴特群島位于巴倫支海、格陵蘭海和北冰洋之間。它占地61,000平方公里。它終年被雪覆蓋,寒冷徹骨。現代以前沒有人住在這里。該島最早是由荷蘭航海家威廉巴倫支在12世紀發現的,在此后的漫長歲月中,只有少數幾艘捕鯨船偶爾在此定居。進入20世紀后,島上相繼發現了煤炭、石油和其他礦產資源,于是各個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將目光投向這個地方。

從地理上來說,斯瓦爾巴群島離挪威和俄羅斯更近,所以島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挪威人和俄羅斯人。不幸的是,這兩個國家長期以來都沒有對該島進行有效的管理。在斯瓦爾巴群島發現礦產資源后,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挪威、丹麥、瑞典、荷蘭、日本和意大利在內的18個國家都對該島提出了主權要求。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所有國家最終同意坐下來分享他們的權利和利益,因此他們于1920年2月1030010日發表聲明,并同意五年后生效。根據該條約,斯瓦爾巴群島的主權屬于挪威,但該群島的所有礦產資源都由締約方共同擁有。然而,這樣的好事不能只留給這些國家。不久前,包括蘇聯、西班牙、德國和芬蘭在內的33個國家加入了該條約。

此時,中國處于北洋軍閥的統治之下,在段的統治之下,中國也對條約表現出積極的意愿。經過一番調解,中國終于在條約于1925年生效之前加入了條約。不幸的是,在這個時候,這個國家的窮人太虛弱了,不能穿越海洋去經營這樣一個遙遠的北方,但至少中國人將來再次踏上斯瓦爾巴特群島的權利是合法保留的。

80年后,正當崛起的中國努力在北極尋找一個進行科學研究的地方時,今天人們突然發現,自北洋時期以來,我們一直是《斯瓦爾巴條約》的締約方。根據這項條約,我們有權在斯瓦爾巴群島進行任何非軍事活動,因此中國的北極研究站黃河站于2004年正式在這里著陸。

如今,中國人在國外至少有兩個地方不需要簽證,一個是南極洲,另一個是斯瓦爾巴特群島。如果你通過挪威轉機,簽證只計算你在挪威的時間,也就是說,你可以在斯瓦爾巴德待多久就待多久。
根據80年前的一份照會,中國有權在北極地區發言,所有權力,如捕魚、狩獵、工業、礦產、商業活動和科學研究都向我們開放。我們不得不說,這是我們的前輩留給后代的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