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距離地球相對較近,約40.5億公里。不同時期,金星距離距離不同星以224.65天繞太陽公轉,平均距離為一億八百米。雖然所有的行星軌道都是橢圓的,但金星軌道的離心率小于0.01當金星的位置介于地球和太陽之間時,稱為下合(內合),會比任何一顆行星更接近地球這時的平均距離4,100萬千米,平均每584天發生一次下合。由于地球軌道和金星軌道的離心率都在減少,因此這兩顆行星最接近的距離會逐漸增加。而在離心率較大的期間,金星與地球的距離可以接近至3,820萬千米。

金星和地球的關系: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也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在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軌道最接近圓形,偏心率最小,僅為0.006811。以地球為三角形的頂點之一,分別連結金星和太陽,就會發現這個角度非常小,即使在最大時也只有48.5°,這是因為金星的軌道處于地球軌道的內側。因此,當我們看到金星的時候,不是在清晨便是在傍晚,并且分別處于天空的東側和西側。

金星同月球一樣,也具有周期性的圓缺變化(相位變化),但是由于金星距離地球太遠,肉眼是無法看出來的。金星的相位變化,曾經被伽利略作為證明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有力證據。金星是全天中最亮的行星,亮度為-3.3至-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陽外全天最亮的恒星)還要亮14倍,猶如一顆耀眼的鉆石,于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Venus)—美神。

從結構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金星的半徑約為6073公里,只比地球半徑小300公里,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于地球。雖說如此,但兩者的環境卻有天壤之別:金星的表面溫度很高,不存在液態水,加上極高的大氣壓力和嚴重缺氧等殘酷的自然條件,金星有極少的可能有生命的存在。由此看來,金星和地球只是一對“貌合神離”的姐妹。最大時也只有48.5°,這是因為金星的軌道處于地球軌道的內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