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2000年,黃渤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出道至今,黃渤演什么像什么,讓人驚喜連連,因為他的草根形象,天然的語言天賦,讓他出演的不少講方言的小人物形象尤其深入人心。

相對于其演員來說,黃渤的考學之謂好事多磨,黃渤的考學路亦是。憑借著他多年的人生閱“軟堅持”著自己的人生夢想。正如他在接受采訪時所說“唱歌不行我演戲,考不上表演考配音”,就這樣,黃渤終于找到了能夠釋放自己歌唱執著與熱情的燃點。

雖然已經出演了影視作品《上車,走吧》,也得到了外界一定程度上的肯定,但對于之前一直醉心歌唱事業的黃渤,表演仍舊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黃渤之所以報考北京電影學院,一方面為了能夠更加系統地學習表演,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是給自己的家里人有個交代。

然而表演專業幾百分之一的錄取率,對于那些有著外在形象優勢的考生而言,入學考試都意味著在獨木橋上耍雜技。至今黃渤回憶起自己當年參加藝考,身處一眾帥哥美女中列隊進入考場,單從自己的形象外表,已經被畫上了叉,更不用說之后的才藝展示。

參加完藝考的黃渤也意識到了自己必須調整思路,條條大路通羅馬。獨特的生活經驗和生命體驗令黃渤深刻地了解,自己能夠抓住什么,應該抓住什么。命運也不愿這顆未來影視界巨星隕落,冥冥之中為他開啟了一扇通往表演之路的窗。

在考上北京電影學院配音班之前,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表演的過程中,黃渤憑借著自己的勤奮努力和骨子里那股聰明勁兒得到了老師的贊賞與喜愛,表演專業的成績在全班數一數二。
崔新琴老師在對黃渤有了進一步了解后,不但覺得這孩子不錯挺有靈氣,還經常對黃渤所做的匯報演出提出表揚,最后黃渤也不負老師所望,出演的小品等匯報作業被北京電影學院留檔作為教學資料。
正是這份不在考試結果上鉆牛角尖的“軟堅持”和在表演專業上的異稟天賦,那扇通往表演之路的窗悄然打開。2002 年,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開辦了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表演專業的配音班。
2006年憑借寧浩執導的電影《瘋狂的石頭》而成名。2009年,憑借《斗牛》獲得第4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2010年,主演寧浩的喜劇電影《瘋狂的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