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司馬徽別傳》記載:“捍徽呴居荊州,知劉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談議。時人有以人物問徽者,初不辨其高下,每輒言‘佳’。其婦諫曰:‘人質所疑,君宜辨論,而一皆言“佳”,此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復“佳”。’其婉約遜遁如此。翻譯過來是:司馬徽知道劉表的性情,如果你太出色,那么就有可能受到傷害!別人問他事情,無論怎樣,他都說好!

司馬徽為人謹慎,從來不會說別人的缺點,別人和他說話的時候,無論事情大小還是好壞,他通通說好,所以大家稱他為“好好先生”。水鏡先生司馬徽的一生都是在潁川陽翟的一個茅廬里度過的,一生雖然未得重用,但他卻有著獨特的用人眼光。他與龐統十分交好,后來也曾經向劉備推薦過隱居隆中的諸葛亮,使得諸葛亮能名垂千古。

司馬徽名聲很大,他精通經學,與宋忠齊名,但一生清貧。雖然有很多人請他出山做官,但都被他一一婉拒。甚至當司馬徽客居荊州的時候,劉表親自去拜訪,他知道劉表心胸狹窄,就不在劉表面前談時勢,劉表走之前說了句司馬徽很普通,可見水鏡先生司馬徽早已沒有追名逐利的心。當時的曹操可謂是求賢若渴,他早就聽說了司馬徽的學識不凡,在南征之時將他留在了自己的帳下,剛想委以重任的時候,司馬徽卻忽然病重,不久就去世了。

司馬徽和司馬懿都同一姓氏,且兩個人的出生地距離不遠。那么司馬徽和司馬懿是什么關系呢?他們雖然姓司馬,但是沒有任何關系,并且不同輩。有人說他們是叔侄的關系,但是這并沒有考證。他們都是河內人,并且家庭住址只相差120公里,但是古代交通不便利,這個距離還是非常遠的。司馬徽死時是208年,司馬懿在208年才被曹操召入府中當文學掾,兩個人并沒有在曹操府中打過照面。但是司馬徽卻給司馬懿冠之“冢虎”,說明他們兩個人還是有來往的,就算不是,起碼也是知道彼此的,他們兩人的關系就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