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捐骨髓是捐出去,沒有特定要給誰。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星爺和朱茵同臺,二者巨大的形象反差吸引了一大波評論。翻了一下嚇一跳,認為“星爺顯得老是因為捐過骨髓”的評論比例著實有點高,筆者問了幾位醫生,回復基本一致:捐獻骨髓造血干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干細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

按照醫生的說法,人體的造血干細胞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捐獻骨髓不但不影響身體健康,還能刺激造血干細胞生成,使生命力更旺盛!所以,捐骨髓會老的快這件事純屬老百姓的相當然。但這件事反倒讓筆者對骨髓捐贈和干細胞移植產生了興趣。

干細胞移植,是將健康人的骨髓干細胞注入患者體內,讓其恢復造血功能的一種手術,用于治療血液相關疾病,例如白血病、淋巴癌、再生障礙性貧血、,以及一些遺傳性的血細胞缺陷病(比如鐮刀型紅血球疾病)。

準確來講,干細胞移植應該叫干細胞移植,因為主要用的是干細胞的造血功能,而干細胞不僅來源于骨髓,還可以從外周血和臍帶血中獲取,由于骨髓中干細胞含量高,是主要的干細胞獲取來源,所以就有了骨髓移植的說法,直到現在大家依然習慣用骨髓移植這一說法。在醫學上,但凡涉及移植,必然要考慮供體和受體之間的匹配和融洽問題。這就好比兩個好不熟悉的人,要有相同或相似的價值觀才容易相處融洽,否則會出現互相嫌棄,甚至打架的情況。

同樣,干細胞移植也是有條件的,不僅是受體會排斥外來供體,而且外來的干細胞也會對宿主產生反抗,影響患者的腸胃系統、粘膜、皮膚和肝臟,在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導致患者的死亡,這種現象醫學上稱之為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由此可見,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發生成為干細胞移植的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