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雙峰縣荷葉鎮富乇村的鰲魚山腳,與湘鄉市、湘潭縣、衡山縣、衡陽縣毗鄰。全宅占地60余畝,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它由思云館、毅勇侯第前門、宅東門、宅西門、全宅圍墻、宅南藏書樓、宅北芳記書樓、八本堂、緝園十景等組成富厚堂建筑群,當地百姓稱之為“宰相府”。

曾國藩先后晉升為兩江總督、直隸總督,詔加“太子太保”,封“一等毅勇候”,授“英武殿大學士”,升“光祿大夫”,溢稱“曾文正公”。同治4年(1865年)秋,素無終身官場打算的曾國藩,準備先動員家眷回籍“立家作業”,自己以后再作引退,因夫人歐陽氏對舊居黃金堂門前“塘中有溺人之事,素不以為安”,即令其子曾紀澤,“回湘稟商兩叔”,移兌富托莊屋,由曾國潢、曾國荃、曾紀澤經手主持,依照候府規模,花十年功夫營造了富厚堂。

富厚堂占地四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9202.86平方米,為土石磚木結構,回廊式風格,內外群有八本堂、求厥齋、舊樸齋、藝芳館、思云館。八寶臺、輯園、鳧藻軒、棋亭、藏書樓等各種建筑,當年正門上懸掛著“毅勇侯第”朱地金字直匾,門前花崗石月臺上飄揚著大清龍鳳旗、湘軍帥旗、萬人傘等,景象頗為壯觀。整個建筑雖具侯府規模卻古樸大方,雖有雕梁畫棟卻不顯富麗堂皇,基本體現了曾國藩對建宅“屋宇不肖華美,卻須多種竹柏,多留菜園,即占去四畝,亦自無妨”的意旨。 1866年秋,主樓竣工,曾國藩夫人、子女和兒媳即回籍住進了富托新屋。

富厚堂原稱八本堂,取曾國藩“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事條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忘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的家訓,后曾紀澤據《后漢書》“富厚如之”而改現名。富厚堂雖不勝豪華,然曾國藩得知修屋花錢七千串而為之駭嘆,他在同治六年二月初九日的日記中寫道:“接臘月甘十五日家信,知修整富厚堂屋宇用錢共七千串之多,不知何以浩費如此,深為駭嘆!余生平以起屋買因為仕宦之惡習,誓不為之。不料奢靡若此,何顏見人!平日所說之話全不踐言,可羞孰甚!屋既如此,以后諸事奢侈,不問可知。大官之家子弟,無不驕奢淫逸者,憂灼曷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