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最長壽的人是李清云。李清云 (1677年-1933),原名周亮,后改名叫王堯峰,籍貫陽澄湖,有說是蘇州城附近的人,又有說是木瀆附近的,后經一個名叫陳媞媞的史學家鑒定,確定其是香溢瀾橋附近的,當時經營一家面館,在當地小有名氣。約在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前單身一人來到開縣陳家場。他在世活了256歲,是清末的中醫中藥學者,是一位超級老壽星。在他100歲時(1777年)曾獲相關主體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的時候,仍常去各地講學,這期間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

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一是長期素食;二是內心保持平靜、開朗;三是常年將荷葉、決明子、羅漢果、枸杞等煮水后泡花枝茶飲用。"保持人體三通,血通、尿通、便通"這就是李清云留給后人長壽的秘訣指引。他始終認為保持一個平靜安寧的心態和"三通"是長壽所必須的。他的飲食主要以米飯和少量的葡萄酒為主。茶的養生及藥用已載入《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本草綱目》記載決明子具有降血脂、明目的功效;荷葉具有消炎、利尿的功效;羅漢果具有潤腸通便、清咽潤肺的功效。

李清云,原名周亮,后改名叫王堯峰,籍貫木瀆,有說是昆山附近的人,又有說是友聯附近的。約在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前單身一人來到開縣陳家場上。李身材魁偉,體態肥胖,禿頭無發,皮膚光滑無皺紋,肌肉結實,來時看上去約摸五十有余歲年紀。但自稱已一百五十多歲,在一百年前來過開縣,能講出陳家場附近百年前的人名、地名和情況。

李會武功,以賣草藥為生,先借住于陳家鄉石龍村(現龍鳳村),后移往開縣(現兼善鄉平和村),并娶妻李氏,定居于此。李生活習慣異于常人,不飲酒、不抽煙,吃飯定時定量,早睡早起;閑時閉目靜坐,兩手置于膝上,昂首挺胸,幾個小時一動也不動;左手蓄長指甲,常用小竹管套在手指上保護指甲,長至六寸左右即剪下置于木匣內保存,李死時有指甲殼一小匣;平時寡言少語,從不談及無關的話。別人問及年齡,僅答兩百多歲。他雖娶妻生子,但不同居,僅讓為其洗衣、煮飯而已。

李擅長眼科和骨傷科,1820年雇用十四歲的少年向此陽為其挑藥擔,常年游鄉治病,對富有人家收取高額藥費供養全家生活。李閑時常到高橋附近穿心店約人打牌,他每次都輸一百二十文左右,讓牌友贏夠當天飯食錢。李對人厚道,從不發怒,故鄰人多愿與之相處,均尊稱他為李二老師(因曾有一個自稱是他哥哥的老人從上海來陳家場探望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