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之前的皇帝是唐中宗李顯,有意思之后的皇帝也是他。唐太宗晚年,因為太子的問題而煩惱,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內斗,結果太宗廢掉他們二人,最后立雖仁但無能的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高宗時期對外接受了新羅之請,終于滅了高句麗和百濟并打敗日本援軍。使新羅統一朝鮮半島。

唐高宗在太宗晚年,與唐太宗的才人武氏,即武則天,早有私情,此乃大不孝。在太宗死后,武氏入感業寺為尼。時高宗的王皇后與蕭淑妃內斗,王皇后為了與蕭淑妃爭寵,主動準許高宗接武氏回宮。武氏入宮后,先后使高宗廢了王皇后及蕭淑妃。在大臣的反對下,高宗立武氏為皇后。

高宗健康狀況不好,許多政事都交給皇后武氏來處理。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不久又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業領導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皇后武氏廢睿宗秸號稱帝,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史稱“武周”(公元690年-公元705年),自稱圣神皇帝。武后也成為了中國王朝歷史上唯一自稱皇帝的女人。

高宗死后,太子李顯就即位了,但是朝政大權都控制武則天手里,他估計是出于和母親抗衡的目的,大肆重用自己的妻子娘家的人,先把自己岳父提拔為豫州刺史,有人反對,他口無遮攔說我還要把皇位傳給他呢,你管得著嗎?武則天當即以這個為借口將他廢為廬陵王,并趕出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