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說法認為秦始皇修建兵馬俑的目的是為了統治陰陽兩界,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他就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時代做這片土地的主人。然而人的壽命是有限的,秦始皇即便知道自己不能如神話中的人那樣長生不死,依然希望自己能一直做君王,統御天下。古時候有種說法,人死了之后會去到另一個世界,而秦始皇的目的就是把死人生前的一切都帶到地下,這樣一來他在陰間也能夠號令三軍征伐天下,做他的君王。

第二種說法認為兵馬俑是秦始皇身份的象征,這些兵馬俑象征著咸陽城外駐守的軍隊,三軍拱衛京師,說明秦始皇希望加強中央集權,以一統江山。而第三種說法認為兵馬俑是秦始皇按照古代禮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修建的,用這些泥人軍隊的形式來陪葬是為了彰顯他一統六國,統一天下的豐功偉績。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在趙國邯鄲出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全國的君王就此誕生。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13歲繼承王位,22歲親政,39歲一統天下。他的王朝雖然只存在了十幾年,但他的一生頗受后人爭議,可謂是毀譽參半。有人崇拜他統一了中國,也有人唾罵他實施暴政,他是西方人眼中中國的拿破侖。這樣一個舉世矚目的皇帝,不僅身世、生平讓人倍感興趣,就連死后所葬之地,也讓人爭相研究。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的陵墓位于距西安市30多公里處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嬴政從即位開始就為自己修建陵園,墓地規劃設計由當時的丞相李斯負責,監工由大將章邯擔當,整個陵園修建耗費38年,直至始皇病逝才不得不收工了事。秦朝當時總人口約為2000萬,單是修建陵園這一工程就動用了勞役70余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