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項數據調查表明,在古代正常人的平均壽命是五十多歲,而太監比正常的男人的壽命,多了14-19年的壽命,在調查的81名太監中,其中有3位活到了100歲以上,調查還指出太監活到100歲的概率是正常人100倍以上,中國最后一個太監孫耀庭就活到了94歲。

斷了塵根做太監不僅僅生活有了保障,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壽命還能得到一定的延長。據韓國一所大學的研究結果稱,在古代某一時期太監的平均壽命可達到70.19歲,而和太監同一時期的正常男性的平均壽命只有56歲,太監的平均壽命要比正常的男性高出14歲左右。那么這是為什么呢?

而說到太監,他們可能是陪在皇帝身邊時間最多的人,侍奉其日常生活。雖然皇帝位高權重,一生享盡榮華富貴,但卻有一樣東西比不上太監,而且這樣東西還是每個皇帝都渴求的,壽命。大部分皇帝都有著長生的夢想,所以在位期間很多還謀求長生不老的方法,比如說有的皇帝還煉丹藥吃,但事與愿違,皇帝的壽命都不太長,不少還是個短命鬼。然而太監卻不一樣,他們的壽命要比普通人長很多。

在古代社會,太監是作為一個專門的職業存在的,而且相對來說還是一個不錯的職業,至少對于廣大的貧苦子弟們來說,他是一個可以改變前途命運的職業。進宮當太監,雖然還是干著伺候人的事情,但是在生活質量上還是有所保障的,可以吃穿不愁,而且不用干過多的體力活,相比于貧窮的男性,太監更輕松一些,因此這一群人的身體機能衰老的也更慢,壽命自然較普通人更高一些。

飲食要清淡:明代著名養生家王蔡也在他的《修真秘要》中強調:“酸味傷于筋,苦味傷于骨,甘則不宜肉,辛多敗正氣,咸少促人壽。”他提倡飲食要五味調和適中,任何一味偏多,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特別是鹽不能吃得太多,否則會使人短壽。而現代研究也表明,成人每天吃1克鹽就足夠了,當然,那樣飯菜未免太沒味道,所以世界衛生組織簡易成人每天吃鹽不超過6克。

不管是在現在還是在古代社會,強大的生活壓力都會讓人老的更快。而男性們更是如此,成年男性要娶妻生子,面臨著養家糊口的重任。繁重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太監就不同了,他們不需要娶妻生子,他們每天的工作都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壓力很小;而在生活上更不需要過多操勞,除了管吃管住,每個月還有固定的工資,遇到逢年過節還能得到不少的賞賜,可以說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即使要贍養父母,那也不在話下。長此以往,他們的壽命也就更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