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的原因有這三種:一、輕敵,沒將劉備當對手,劉備與曹操最后一次推心置腹大抵就是青梅煮酒論英雄了,在這次談話間,曹操根本沒看出劉備將來有什么大出息。所以赤壁之戰到來時,曹操根本就沒當回事。也許劉備在曹操心中也有一定分量,但是曹操絕對不相信劉備能打倒自己。所以沒有多加留意劉備的舉動,這就是失敗的前兆。當然那時候的劉備確實還不成氣候,一個連自身都難保的人怎么能與當時意氣風發的曹操相比較。但是劉備就是運氣好,加上諸葛亮相助,就是贏得了這場不可能贏得戰爭。

二、自傲導致布局疏忽,赤壁之戰,曹操是抱著暴發戶的心態去的。本以為只是走個過場就可以輕松贏得冠軍,可誰知人算不如天算,意外的結局出現了。曹操為何這般傲氣?主要是這兩點使得曹操自信心爆棚。一:前面有荊州之戰的勝利,曹操打劉表本就是以石擊卵,可以輕松拿下。結果大兵壓境之下,劉表病死,荊州內亂,曹操不戰而勝。這樣的勝利讓曹操覺得攻打東吳和荊州一樣輕而易舉。二:東吳當時的狀況是主少國疑,內部不穩。加之東吳的軍隊也比不上曹操的大軍,所以曹操是抱著挾勝威嚇,不戰而定的僥幸心態,這樣就導致他在戰略布局上出現了疏忽。

三、急功近利導致赤壁之戰失敗,還記得曹操《龜雖壽》中這樣寫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想要在自己還壯年的時候,一舉拿下東吳,實現他統一亂世登頂稱帝的宏愿。所以他才要主動功打赤壁。就當時的格局來看,如果曹操能先在荊州穩住根據地,西邊是弱小的劉焉劉璋,東邊同樣是弱小的東吳。大兵壓境之下,相信只要一紙詔書就能收復益州。這時再向東吳施加壓力,東吳也只剩下投降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