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貪戀美人心切,為得到美人,他設計了一番表面文章,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薦福,便下詔令楊玉環出家做道士,并賜道號“太真”,命楊玉環搬出壽王府,住進太真宮。楊貴妃(719-756),原名楊芙蓉,小名玉環,道號太真,原籍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也有說廣西容縣、陜西華陰、四川崇州的,筆者就不去考證了。

她開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出身宦門世家。開元二十三年(735),17歲的楊玉環被冊為壽王妃(壽王李瑁,李隆基第十八子)。天寶四載(745),27歲的楊玉環被李隆基冊為貴妃,距楊玉環被冊為壽王妃整十年。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十四日,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禁軍嘩變,38歲的楊貴妃被縊死,香消玉散。

楊貴妃與西施、王昭君、貂蟬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一位美女,也是我國在世界范圍內影響最大的一位后妃。她不僅天生麗質、儀態萬方,而且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寵愛。有人認為,楊貴妃天生麗質,堪稱大唐第一美女,此后千余年,無出其右者。這個評價也許有點夸張,但也說明她的美貌與魅力很受公眾喜愛。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三千寵愛在一身,后宮粉黛無顏色”的詩句來形容楊貴妃受寵的程度。正史《舊唐書》也這樣記載:“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如上意。”可見唐玄宗極為迷戀楊貴妃的美艷多情,以至于“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唐玄宗不僅封楊玉環為貴妃,還重重提拔了楊貴妃的親戚家人,叔父楊玄皀、兄長楊锜、楊國忠等都被任命了重要的官職,她的三位姐姐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由朝廷供應俸祿,可謂家族顯赫。

根據《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書記載,楊玉環原為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唐玄宗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從兒子手中搶過來的。開元二十二年七月,李瑁與楊玉環一見鐘情,在武惠妃(李瑁之母)的再三請求下,唐玄宗下詔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婚后兩人甜美異常,而這時唐玄宗并沒有見到楊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