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大的星球是類星體。類星體又稱為似星體、魁霎或類星射電源。它是宇宙早期星系核心,由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驅動。與普通星系相比,類星體直徑小,但亮度大。2015年05月25日,中國科研團隊發現宇宙最亮、中心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它是宇宙早期的超級黑洞和最亮天體,也是唯一用2米級的望遠鏡發現的一顆宇宙早期類星體。德國馬普天文研究所博士布拉姆·維尼曼斯(Bram Venemans)還為《自然》雜志撰寫專評文章“年輕宇宙里的巨獸”,稱此黑洞形成于宇宙早期,其質量最大,發光最強,具有高吸積率,此發現可用于研究遙遠的宇宙。國內學者認為,光從這個黑洞到達地球需要花129億年的時間,因此目前天文學家觀測到的是這個天體發生大爆炸之后約9億年的樣子。

2007年06月13日,據國外媒體報道,“哈勃”空間望遠鏡日前再獲重要發現--觀測到了迄今為止宇宙中最大且最重的恒星。這顆超級恒星的直徑超過太陽的114倍,是一個雙星系統的一部分--其“同伴”的要小的多。該恒星的質量為太陽的150倍。專家們支持,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觀測到如此巨大的恒星系統。按照目前流行的理論,恒星的質量很難超過太陽的100倍。此前發現的最大恒星的質量為太陽的83倍。

新恒星現在已被命名為A1。其位于NGC 3603星系團的中心區域,距離地球有20萬光年之遙。 A1的“同伴”也不可小視--其質量為太陽的84倍。 天文學家們表示,他們是通過觀測兩顆巨型恒星的運行軌道“稱”出A1的質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