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皇帝是秦二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胡亥繼承皇位,是為秦二世,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二位皇帝。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趙高逼殺秦二世,去秦帝號,立子嬰為秦王。此時的子嬰已不是皇帝,而是一個“王”。十月,劉邦率兵入關(guān),在位僅四十六天的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滅亡。

秦朝滅亡后,漢朝尚未建立,劉邦只是一個“漢王”,并非皇帝。在秦朝滅亡的5年后,公元前202年,劉邦才登基稱帝。所以,秦王子嬰和漢高祖劉邦都不是中國的第三個皇帝。那么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皇帝到底是誰?答案是:楚義帝熊心。 熊心,羋姓,熊氏,名心,楚懷王熊槐之孫。熊心在楚國滅亡后,隱匿民間為人牧羊。項梁起事后,項梁采納范增的建議,在民間尋找到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熊心這時正在為人家放羊。項梁擁立他為楚懷王,以順從百姓的愿望。 當時的熊心雖然被項羽架空,但是名義上依然是天下共主,是各地“王”的“楚義帝” 公元前206年十月,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皇帝就此謝幕。

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諸侯都被稱為“君”或“王”但是沒有一個人稱自己為皇帝。到了戰(zhàn)國后期,秦國與齊國曾一度稱“帝”,不過這一稱號在當時并不同行。后來嬴政統(tǒng)一了六國,而以前的“王”、“君”等稱號已經(jīng)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尊貴。于是嬴政說“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