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陪葬人數應該在10萬以內。殉葬制度的出現是社會貧富不均與階級分化的產物。在商周時期,人殉之風盛行,胡厚宣的《中國奴隸社會的人殉與人祭》一文提到,已發掘的商代墓中,共殉近四千余人。但隨著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作為勞動者的人逐漸受到重視。

戰國時期的公元前384年,秦獻公下令廢止了殉葬制度。但是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為秦始皇殉葬的人更是遠遠超過了秦國歷代君主,達到了頂峰。而為秦始皇陪葬的人員基本上有三類,一類是后宮的妃嬪佳麗,一類是為秦始皇修陵的工匠民夫,最后還有自己的兒女。

秦始皇動用了70到80多萬的人來修建他的陵墓,到了他死了,也沒有修好.秦始皇為了不讓幫他修陵的人民把他陵墓的秘密傳出去,下令把為他修陵的人民全殺了,放在他的陵中為他陪葬,那么秦始皇的陵墓中都有七到八十多萬人了,臨潼秦陵地宮,探測秦始皇陵的.發現皇陵四周都有殉葬坑,還加上"寢室"里秦始皇生前寵愛的妃子

有史書記載,秦始皇陵是歷時39年修成的,雖使用役使刑徒和奴隸70多萬,但是秦二世二年,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勢如破竹,直逼咸陽。秦二世不得不中止修園工程,命章邯率領修陵大軍回擊起義軍。留下來的可能都是收尾的工匠,不會占太多比重。故最終封閉于秦始皇陵中的人數大概應該在10萬以內。

參與秦始皇墓葬建工地工人。因為在古代給皇帝修陵墓的人,很少有人能活下來,皇帝為了讓自己的陵墓不被這些修造人盜墓,基本上都會把他們殺死。秦始皇在13歲登基時就開始舉全國之力建造自己的墓葬,征用民力70余萬,最后這些工人除了在建工時死掉的,絕大部分都給秦始皇殉葬了。如果秦始皇體恤久經戰亂的人民渴望休養生息,只修道路,緩修長城,不大興土木建驪山陵呵房宮,那么,也許秦朝不至于二世而亡。當然,志得意滿的封建君王怎會有這般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