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二個皇帝是愛新覺羅·皇太極。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643年):努爾哈赤第八子,原名不詳,后定名為皇太極。天命十一年九月(1626年9月),繼后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天聰十年五月(1636年5月)在盛京(沈陽)稱帝,建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為滿洲。崇德八年八月(1643年8月)猝死,葬于昭陵(今沈陽北陵),廟號“太宗”。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1626年):明建州左衛都指揮使愛新覺羅·塔克世之子,其祖父和父親死后,襲任建州左衛指揮使,后累加官至建州左衛都督僉事,龍虎將軍,五次入京覲見,獲賜龍虎寶劍和蟒袍玉帶。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史稱后金),年號天命。萬歷四十六年四月(1618年)即后金天命三年四月,正式起兵反明。其稱汗10年,死后葬于福陵(今沈陽東陵),廟號“太祖”。

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皇太極第九子,清入關后第一位皇帝?;侍珮O猝死后,滿洲貴族內部爆發了激烈的斗爭,最終推出年僅六歲的福臨繼承帝位,由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共同輔政,次年改元順治。 順治十八年正月(1661年)年僅24歲的福臨得天花病死,葬于清東陵之孝陵,廟號“世祖”。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1722年):福臨第三子,清入關后第二位皇帝。福臨病逝后,其生母布木布泰(謚號:孝莊文皇后)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并繼位為帝,次年改元康熙。 其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滴趿荒甓?722年)其病死于暢春園,廟號“圣祖”,葬于景陵。

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735年):玄燁第四子,清入關后的第三位皇帝。其經過激烈的儲位斗爭,在玄燁死后得以勝出繼位,次年改元雍正。雍正十三年八月(1735年)突然駕崩,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廟號“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