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簽鳥是一種中型涉禽,它的學名叫埃及鸻,大小和鴿子差不多。身上的羽毛由黑、白、灰、淺黃四種顏色組成。主要生活在熱帶非洲,流連于濕地,主要在河流沿岸,樹木繁茂的地方。牙簽鳥,一般通常主要是以蠕蟲、昆蟲或其它水生物為食,有時候也吃植物,多在地面上營巢,棲息于水邊、沿岸或內陸。主要在河流沿岸,樹木繁茂的地方,而且它喜歡河岸人類住區定居,在繁殖季節,幾戶遍布沙洲和河流中的島嶼。

牙簽鳥是一種非常警覺的鳥類,在飛到鱷魚嘴里啄食食物殘渣的時候也會格外警惕周圍的動靜,被當做是鱷魚的“警衛員”,一旦有任何的危險情況發生,牙簽鳥就會向鱷魚發出警報,鱷魚收到警報后就會潛入水中。牙簽鳥與鱷魚的關系正是大自然奇妙的所在,這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共生關系。牙簽鳥這一說法來源于一名叫希羅多德(古希臘語:?ρ?δοτο?)的古希臘作家的記載。那是叫《歷史》的書,記錄了希羅多德把旅行中的所聞所見,以及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歷史,是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完整流傳下來的散文作品。
但實際上,鱷魚并不需要牙齒清潔,它們的牙齒會定期更換長出新牙。鱷魚牙齒每一顆都由功能性牙、替換牙和牙板3部分組成。而牙板隆起中的干細胞可以發育成為替換性的新牙。正是鱷魚牙齒的特殊結構使得新生牙替代功能性成熟牙的過程平穩進行。其次,鱷魚的牙齒間距很寬,塞不了食物碎屑,雖然牙齒上依舊會有細菌存在,但也不是一只鳥可以解決的。也就是說,鳥在鱷魚的嘴里基本撈不到什么好處。而這些流傳在網上的埃及鸻給鱷魚剔牙的照片,其實是根據希羅多德的描述數字重建的。結論,埃及鸻是存在的,但它并不給鱷魚剔牙,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牙簽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