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吱兒是真實存在的一道菜品,但是已經成為了中國十大禁菜之一。主菜為剛出生的活老鼠,食客用燒紅的鐵頭筷子夾住活老鼠,它會“吱兒”的叫一聲,這是第一吱兒。再來將它沾上調味料時,又會“吱兒”一聲,這是第二吱兒。當食用者把小老鼠放入口中時,鼠發出最后一“吱兒”,三吱兒由此得名。是中國十大禁菜之一,極其殘忍。現在三吱兒已經成為了禁菜了,也就是說市面上買不到了,小編認為這個菜成本價格應該不貴,但是風險太大,最低要500元一盤才敢冒險去賣。

三叫鼠,又名三吱兒、蜜唧。是中國南方(秦嶺淮河以南)某些地區的一種菜名。此物最早見于唐代的記載,據張鷟《朝野僉載》卷二記載:“嶺南獠民好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飼之以蜜,釘之筵上,囁囁而行。以箸挾取,咬之,唧唧作聲,故曰蜜唧。”大概的意思是說:嶺南的獠粵人(廣府人客家人)喜歡吃“蜜唧”,就是把還沒睜開眼、全身通紅的幼鼠,喂以蜂蜜,擺在筵席上釘住,鼠崽蠕動爬行。用筷子夾起一咬,鼠崽唧唧叫喚,所以叫作蜜唧。
明代張岱《陶庵夢憶》里有一篇《嚴助廟》,述及眾多祭祀貢品時,歸于“非理”類的有“云南蜜唧、峨眉雪蛆”(卷四)。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鼠”條載:“惠州獠民取初生閉目未有毛者,以蜜養之,用獻親貴。挾而食之,聲猶唧唧,謂之蜜唧。”清代徐珂《清稗類鈔》記載:“粵肴有所謂蜜唧燒烤者,鼠也?;渴笊?,白毛長分許,浸蜜中。食時,主人斟酒,侍者分送,入口之際,尚唧唧作聲。然非上賓,無此盛設也。其大者如貓,則干之以為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