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翅蟲(rovebeetle)有毒,又被稱為“影子蟲”、“青腰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鞘翅極短,因該科大多數種類其后翅藏匿于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覺而得名。隱翅蟲喜好棲息在水田、草地及樹林中,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食腐敗的植物與腐爛的動物。隱翅蟲并不會螫人,隱翅蟲皮膚炎的發生乃因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含有的刺激性物質“隱翅蟲素”,接觸10~15秒就反應,會感到劇烈灼痛,造成皮膚的起泡及潰爛,是為隱翅蟲皮膚炎。

暖春四月,各種蚊子、蟲子又雙叒叕出來“搗亂”了,看到這些惱人的小動物,我們也許會條件發射般的“噼啪”把這些小動物拍死,但是面對隱翅蟲大家千萬不要怒拍,否則皮膚就遭罪了。但不拍它難道它不會主動攻擊我們嗎?
其實隱翅蟲是不會咬人的,所以大家看到這些小蟲子飛來飛去,甚至飛到自己身上千萬要息怒不要怒拍,它本身是沒有毒性,但是它體內的液體有腐蝕性,怒拍后會灼傷皮膚。建議大家看到隱翅蟲或者是其它不常見的小蟲子不要隨便拍打,用嘴氣吹走它們。近段時間大家喜歡外出游玩,那么最好穿長袖的衣服,尤其是去爬山登高的筒子。平時睡覺的時候可以在寢室里噴點花露水,點滅蚊器,或者將風油精稀釋后灑在房間的角落,讓隱翅蟲沒法靠近咱們。
網傳隱翅蟲的毒性很強,不過專家就指出隱翅蟲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毒。怒拍隱翅蟲后會誘發皮膚過敏反應,但是用一些堿性的液體清洗皮膚,就能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看到隱翅蟲最好的方法就是吹走它們,不要怒拍,否則它體內pH值呈強酸性的液體就灼傷皮膚,引起隱翅蟲皮炎。隱翅蟲皮炎一開始皮膚會出現紅斑,之后會出現水泡,皮膚會變得紅腫,而且很癢,會令皮膚潰爛。不小心誤拍隱翅蟲后,大家可以用肥皂水、蘇打水或者清水清洗皮膚,酸堿中和能緩解皮膚的不適,之后及時就醫就沒有大問題了。
隱翅蟲的毒液不小心弄到皮膚后,由于是強酸性液體,所以要立即堿性的物質來中和(不可以用燒堿)。可以用牙膏、蘇打水、肥皂水等進行皮膚的處理,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凈,之后就要用爐甘石洗劑處理傷口。用牙膏、蘇打水肥皂等進行皮膚處理后,之后用清水清洗,最后就用阿昔洛韋乳膏對傷口進行涂抹。如果有水泡就要先把水泡給弄破,然后上藥。也可以以涂抹無極膏或者綠藥膏。但在涂抹之前必須先清理傷口后才能涂抹。有水泡的話,要先把水泡弄破,然后用高錳酸鉀進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