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有淡水魚(河魚)也有海魚。海鱸魚,學名日本真鱸,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匯處。松江鱸魚,也稱四鰓鱸魚,屬于降海洄游魚類,最為著名。大口黑鱸,也稱加州鱸魚,從美國引進的新品種。河鱸,也稱赤鱸、五道黑,原產新疆北部地區。

體長,側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鈍圓;頭中等大,略尖。體長可達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以上。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頷稍突出于上頷,上頜伸達眼后緣下方。兩頜、犁骨及口蓋骨均具細小牙齒。前腮蓋骨的后緣有細鋸齒,其后角下緣有3個大刺,后鰓蓋骨后端具1個刺。體被小櫛鱗,側線完全、平直。體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銀白。體側上部及背鰭有黑色斑點,斑點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背鰭兩個,僅在基部相連,第1背鰭為12根硬刺,第2背鰭為1根硬刺和11-13根軟鰭條。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7至9枚,背鰭、臀鰭鰭條及尾鰭邊緣為灰黑色。鱸魚喜棲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鱸魚曾是我國渤海、黃海及東海沿岸很常見的食用魚類。近數十年來,工業有毒污水及農藥、化肥等對江河河口入海口附近的污染嚴重,使此魚難于進入河湖中索食、肥育和生長;其次捕撈過度和筑攔河壩等原因,已很少見。隨著鴨綠江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增殖放流工作的不斷深入,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松江鱸魚數量有了明顯的改善。遼寧丹東漁政處為維護增殖放流成果,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強松江鱸魚保護工作,堅決打擊各種破壞這一珍貴物種資源的行為。
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宣傳水生野生動物相關法律法規、保護松江鱸魚的意義及相關的科普知識。同時設立投訴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各界對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監督,提高公眾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加大鴨綠江下游重點水域的檢查力度,采取陸地巡查、水上清理、放流水域重點巡查等措施,堅決清理地籠子等對松江鱸魚種群危害極大的非法漁具,加強與工商部門的配合,加大對碼頭、集貿市場等場所的檢查力度,依法查處販賣松江鱸魚的行為,對于查獲的松江鱸魚及時進行放生。上半年,共查獲地籠子400余延長米,放生松江鱸魚800余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