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絲不是織紋螺。近年來,由于海水養殖,再加上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洋,造成海水富營養化,織紋螺攝食海水中的有毒藻類后會在體內產生一種“石房哈毒素”,人誤食后會中毒。那么織紋螺與海螺絲區別是什么?下面和小編關注下吧。

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有些地方還稱作割香螺、小黃螺、甲錐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織紋螺科。織紋螺的外形特征表現為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為1厘米左右、寬度約為0.5厘米,厴約指甲蓋大小。織紋螺是一種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后可引起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癥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
海螺絲麥螺。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等,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約為1厘米、寬度約為0.5厘米,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廣東沿海。近期,浙江等地發生多起因食用海絲螺引起中毒事件。衛生部發布公告,緊急叫停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采購、加工和銷售海絲螺。海絲螺又稱織紋螺、麥螺或白螺等,外形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約為1厘米左右、寬度約為0.5厘米,約指甲蓋大小。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產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癥狀,潛伏期最短5分鐘,最長4小時。織紋螺中毒,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
織紋螺與海螺絲區別是織紋螺夏季容易中毒,海螺絲是國家禁止食用的。如何區別織紋螺?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等,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質海底的螺類,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其外形特征表現為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約為1厘米,寬度約為0.5厘米,約指甲蓋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