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壺還是有天敵的,比如貽貝、海星等等。小朋友們常常會在海邊的礁石上找到密密麻麻的像小火山的東西。小火山還沒有手指大,有些小火山口還向外伸出一束觸手,當(dāng)你想伸手觸摸它們的時候,它們的觸手就“咻”的一下縮回去了,只留下堅硬的外殼。那這個小火山究竟是什么呢?

藤壺是一種能生活在海邊幾乎一切硬質(zhì)東西表面的生物,外面由六塊硬殼包圍著,就像一座火山一樣,密密麻麻地生活在一起。藤壺的種類繁多,還有一些種類長得像豆芽,還有的種類非常小,而且沒有堅硬的外殼,需要寄生在螃蟹的體內(nèi)。藤壺有一個藏在硬殼里的捕食武器——觸手。當(dāng)藤壺被海水覆蓋時,藤壺就會打開上方殼口的兩個保護(hù)蓋,伸出觸手,這些觸手會隨水流來回擺動去捕抓海水中的小生物,觸手就會像食蟲草捕獲蟲子一樣,四周的小手會瞬間向中間聚攏,然后將抓到的獵物送到嘴里面,美美的吃上一頓。
看似堅硬的藤壺在生物豐富的大海還是有很多天敵的,比如貽貝會侵占藤壺的家,吃掉它們的寶寶,而海星則是直接吃掉它們,但是堅硬的外殼還會黏在那里哦。我們?nèi)祟愐矔源髠€頭的藤壺。藤壺雖然固著生活在海底,可它們的寶寶卻是漂浮在海面上生活的,而且樣子和固著的時候完全不一樣呢。
藤壺的幼蟲無節(jié)幼體,經(jīng)2-3周的,成為腺介幼體,腺介幼體在合適的附著物上、固定。固定前腺介幼體用觸角附著接觸面,這種附著容易移動。故稱為暫時粘附;此時若附著物表面適合附著。腺介幼體則會由暫時粘接轉(zhuǎn)變?yōu)橛谰眯哉辰?。固著后的腺介幼體發(fā)生變態(tài)成為藤壺成體,藤壺成體在附著基表面分泌出藤壺膠,使附著牢同。藤壺膠分泌初版始為液態(tài),通過自組裝和交聯(lián),最后凝聚成耦合底板和基底材料的權(quán)膠質(zhì)期間經(jīng)歷了復(fù)雜而有序的過程。這種膠體與附著物基材表面發(fā)生粘接的聚合過程使該膠體具有較大的內(nèi)聚強(qiáng)度和抗生物降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