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在開花之后要進行一次修剪。由于開花消耗了大量的養分,所以對于殘花要及時的摘除,讓植株能更快的恢復生長。如果肥料供給充足,杜鵑花生長的很茂盛,就需要適當的疏枝。疏枝的時間不定,只要影響了內部的通風透光,就要將茂密的枝條剪去,尤其是交叉枝、重疊枝等,這些不僅阻礙生長,還容易引起病蟲害。

在杜鵑花遭受病蟲害侵襲之后,需要將病枝病葉剪去。這可以防止病情的擴大,還能預防其復發。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只通過修剪無法改善情況,最好噴灑一些藥劑治療徒長枝會影響杜鵑花的美觀,使枝條長的毫無秩序,生長不良的枝條以及畸形枝條會影響杜鵑花的健康生長。所以要及時修剪掉徒長枝、病弱枝以及畸形枝。
杜鵑花后修剪,除了看生長情況,還要看季節。杜鵑的主要生長期在相對涼爽的春季和秋季,主要花期在冬春季節,有的品種除了盛夏,常年開花。若要花后修剪,春季或秋季,則摘除殘花的同時,適當剪去病蟲枝,弱枝,控制徒長枝。
當植株生長到一定的程度后,需要修剪掉被病蟲侵害過、生長雜亂和過于緊密的枝條,這樣做是為了讓植株的形狀更加的美觀自然。在春季,也就是它剛開完花之后應及時將殘花剪除,另外還有一些干枯和長勢不好的枝條,都要一同修剪掉。此外,對于生長畸形的枝條也要修剪掉,不然就會阻礙植株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