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鶇不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屬于“無危物種”,受威脅程度較低,保護現狀比較安全。樓下有說是“低危動物”,簡直是胡扯!用他的話來說吧:這樣胡亂回答問題“重的是要入刑的.烏鶇養還是能養的,但是野生的雛如果不會養的話容易生病,附我家烏鶇萌照一張

鄭州市金水區鳳凰臺辦事處巡防隊員邢永志和魏建業,在商城東路與建業路交叉口附近的熊兒河邊巡邏時,發現草叢中有只小鳥在拼命拍打翅膀,卻飛不起來。兩名隊員將它帶回巡防室,并聯系了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救護人員看了鳥后,說這是一只烏鶇的幼雛,是益鳥,屬于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
上午11時,邢永志和魏建業巡邏到熊兒河畔時聽到小鳥的叫聲,仔細一看,有只小鳥不停地拍打翅膀,卻飛不起來。為防止小鳥被貓狗傷害,他們將小鳥帶回巡防室。記者發現,這只小鳥一身深灰色羽毛,翅膀上的羽毛發黑,黃色的小嘴。巡防隊員說,他們以前沒見過這種鳥,感覺有點像烏鴉。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的董朝偉站長說,這是一只烏鶇雛鳥,孵化出的時間約有20天左右。成年的烏鶇與烏鴉有點相像,但烏鴉的體形要比烏鶇大一些,且叫聲也沒有烏鶇好聽。它是瑞典的國鳥,同時也是鄭州本地的留鳥。
這只烏鶇很可能是在父母外出覓食時,在鳥巢里亂動不慎掉落下來,之后四處亂竄。發現墜落的小鳥時,可以根據情況進行處理。如果幼鳥翅膀沒有長出或者受傷,市民發現后,要立即與野生動物救護部門聯系救護。如果幼鳥已經長出翅膀,只是飛不高,可以就近將它放在大樹的高枝上,幼鳥的父母聽到鳴叫,會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