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鯊不建議加鹽。虎頭鯊也叫斧頭鯊、藍鯊。屬于鯰科魚。原產地是泰國、馬來西亞體長為8~15CM,野生魚長達50CM性溫和,食餌雜,食量大,生長極迅速,此魚常把水弄污濁,影響觀賞效果。淡水鯊魚體色有黑、白、灰、紅四種。前三種體色的鯊魚多作為食用魚飼養,尤其是灰色的鯊魚最受歡迎,其背部青色,體側青灰色,腹部銀白色,紅鯊魚即水晶巴丁魚,多作觀賞魚飼養。

淡水鯊魚耐低氧能力強,適應性廣,但抗低溫能力弱。適溫20℃—34℃,最佳生長水溫26℃—32℃,水溫低于18℃時活動緩慢,反映遲鈍;水溫低于12℃時開始死亡。該魚食性較雜,幼魚以浮游動物為餌料,成魚以水生植物及人工配合飼料為食,飼料蛋白質要求28%—32%。
生長與繁殖。淡水鯊魚食性雜,食量大,生長速度快,當年魚苗(3cm—4cm)養殖4個月,體重可達0.6kg以上。該魚性成熟較晚,飼養3年—4年,體重達3kg以上可以進行繁殖。繁殖季節為4月—9月,屬一年一次性產卵魚類。藍鯊的雌雄鑒別很難,并且藍鯊在水族箱中很難繁殖。只有在繁殖其間,從雌魚略顯膨脹的腹部才能鑒別出其特征,其他時候很難區分。公魚的背鰭更尖,胸鰭寬,臀鰭、尾鰭更長一點,身體比較瘦,母的身體較豐滿。但這并不一定準確無誤,只能作為參考。
虎頭鯊不耐鹽,另外鹽沒有消毒作用,只是起到刺激魚身表面寄生蟲,讓其不舒服而離開宿體作用。再有建議不要用高錳酸鉀,在濃度特別高德情況下才起到殺菌作用,魚會死亡,微紅沒有多少殺菌作用。另外,亞甲基藍也別用,那個雖說比甲基藍更適合殺菌,但是給魚和魚缸上顏色后期處理很麻煩,因為我就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