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疣猴的英文名中都包含一個colobus,這個英文來自于希臘語κολοβ,本意是“殘廢的”。之所以有殘廢一說,是因為這三屬動物的拇指退化,僅殘余一個小小的突起。小突起在漢語里可以稱之為疣,所以中國人統稱這些猴子為疣猴。

倘使偏要以肢體殘缺為美,倒也無奈之何。不過疣猴為什么拇指退化,必然有其進化原因,也跟它們的生存環境有關,還需要系統的研究。黑白疣猴體長多在60cm左右,尾部粗壯靈活,略長于身體。現存的黑白疣猴有五種,分別是黑疣猴(Colobussatanas)、安哥拉猴(Colobusangolensis)、西非黑白疣猴(Colobuspolykomos)、花斑疣(Colobusvellerosus)和東非黑白疣猴(Colobusguereza)。
生如其名,黑疣猴通體黑色,在英語世界里更有撒旦的黑疣猴之稱,肯定不會被列為“最美”。其它四種黑白疣猴,則在裸露的黑色臉部周圍出現白色毛發。因猴種的不同,不同的黑白疣猴身體兩側有排列各異的流蘇狀白色飾毛,尾尖甚至整個尾毛都呈白色,“黑白”二字就是源自這體色的組合,看起來倒有幾分神秘。
正是由于黑白疣猴毛皮漂亮,在野外會遭到捕殺,因此種群數量急劇縮減,被列為世界十大瀕危動物之一。據了解,黑白疣猴是非洲特有的靈長目動物,因拇指退化成疣而得名,它們吼聲響亮,一般能傳出1.5公里遠。黑白疣猴棲息于熱帶叢林中,主要吃植物的嫩芽和葉,也吃野果和谷物,喜歡群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