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倫人認為地球是一座中空的山,它的四周被海水環繞。死去的人住在這座山的里面。山的上方有一座堅固的穹頂,穹頂上分布著防洪閘,這樣山就不會被上方的海水淹沒了。每隔一段時間防洪閘就會打開,這時地球上就會下雨。太陽、月亮和其他星星都漂浮在這個穹頂上。這聽起來太酷了,簡直就像玄幻小說一樣!

古埃及人對地球有著不同的認識。看見地上躺著的綠色的人了嗎?他是古埃及的大地之神蓋布,他掌管著植物的生長。空氣神雙手托著藍色的女神,她代表的是天空。古埃及人認為地球就是這樣形成的。古印度人認為地球是一個倒置的碗,支撐地球的是幾只巨大的大象;而大象又站在一只巨大的烏龜背上,它是印度主神毗濕奴的化身。毗濕奴、地球、大象又被一條巨大的眼鏡蛇環繞,眼鏡蛇代表著水。
在古埃及的文獻中,經常出現“永恒”這個詞,諸如“永恒之城”、“你的名字將在外普瓦烏特神廟中永恒”、“賦予永恒的生命”、“像拉神一樣生命永恒”的字句到處都是。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有兩個詞都有“永恒”這個意思,分別是“djet”和“neheh”。但二者代表的東西卻是不一樣的,“djet”表示大地,而“neheh”表示太陽。很顯然,太陽與白天相關,大地則與黑夜相連。白天是太陽神拉神的世界,黑夜則是冥界之神奧西里斯的天下,太陽船載著太陽神每天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巡游世界后返回到冥界。這個進程每天都在上演,從世界誕生之日起便循環往復,沒有終點。這就是古埃及人思想意識中完整的“永恒”,它既是日夜的交替,又是兩個世界的循環,而世界也在更新中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