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質量最大的是木星。木星(Jupiter)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為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稱巨行星)。2012年2月3日科學家稱發現了木星2顆新衛星,累計衛星達68顆。

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氣態行星沒有實體表面,它們的氣態物質密度隨深度的變大而不斷加大。我們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氣中云層的頂端,壓強比1個大氣壓略高。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它是由86%的氫和14%的氦組成的,中心溫度估計高達30500℃。
木星主要由氫組成,其次為氦,占總質量的25%,巖核則含有其他較重的元素。形狀:由于自轉快速而呈現扁球體(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顯可見的凸起)。外大氣層明確依緯度分為多個帶域,各帶域相接的邊際容易出現亂流和風暴。最顯著的例子是大紅斑,最早在17世紀時人們便以望遠鏡首度發現它的存在。環繞著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環系統和強大的磁層。木星至少有63個衛星。
一是必須圍繞恒星運轉的天體;二是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三是這個軌道附近應該沒有其他物體。按這樣的劃分,太陽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這八顆。與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必須是圍繞恒星運轉的天體——冥王星相符。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相符,但是冥王星沒有能夠清空其軌道上的其他物體,因此降級為矮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