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墓是有遺骨的,當時岳飛等人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于獄中,全城的百姓非常的氣憤,于是獄卒隗順偷偷的將岳飛的尸體偷出來。岳飛被秦檜害死之后,被獄卒隗順冒生命危險連夜背出城外,偷埋在九曲叢祠旁,為了日后辨認,隗順又把岳飛身上佩帶過的玉環系在其遺體腰下,還在墳前栽了兩棵桔樹。

隗順一直都將這件事情隱瞞起來,直到臨死之前才將這件事告訴自己的兒子,并且囑咐兒子,岳飛是精忠報國的大英雄,日后一定會有人給他昭雪冤案,到那個時候再說出來。宋孝宗趙昚即位之后,準備北伐,為順應民意,給太上皇保留體面,假稱是宋高宗的圣意,下詔為岳飛平冤昭雪,于是隗順的兒子把其父藏尸的真相告知官府,岳飛的遺骨才得以遷葬杭州西子湖畔棲霞嶺。
1142年,一生精忠報國的岳元帥死在他一輩子盡忠的南宋朝廷手中,年僅39歲,宋高宗、秦檜等一干奸佞彈冠相慶,而整個國家卻此日漫揮天下淚。而事情并沒有隨著岳元帥的死而風平浪靜,反而引出了《武穆遺書》、岳飛尸骨下落等一系列傳奇。
今日,如果我們問岳飛尸骨在哪?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事西湖邊上的岳王廟內的岳飛墓,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恐怕沒這么簡單,得出這個結論的人是因為這個人,隗順,他原本只是一名籍籍無名的獄卒,生卒不詳,如果不是因為偷偷隱藏岳飛的遺體,恐怕根本沒人知道他。在岳飛無辜被害后,他冒著生命危險將遺體連夜背出城外,偷埋在九曲叢祠旁。為了日后辯識,隗順又把岳飛身上佩帶過的玉環系在其遺體腰下,還在墳前栽了兩棵桔樹。隗順死前,又將此事告訴其兒,并說:岳帥精忠報國,今后必有給他昭雪冤案的一天!
20年后,宋孝宗趙昚即位,準備北伐,為順應民意,特降旨為岳飛澄冤昭雪,謚武穆,并以500貫白銀的高價征尋岳飛的遺體。隗順的兒子把其父藏尸的真相告知官府,岳飛的遺骨才得以遷葬杭州西子湖畔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可是問題來了,堂堂元帥的遺體,難道就這么容易被偷走?再怎么說岳飛也是元帥,死者為大,高宗不可能對這件事沒有安排,有必要偷遺體嗎?這也太戲劇了吧。而且正史中壓根沒有什么獄卒偷遺體之類的記載,正史中記載高宗令張俊處理岳飛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