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李逵打宋江——過后賠禮。宋江在小說《水滸傳》里,作為主角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不過這只是對他品德的贊揚,不是對宋江身高的描述。身高對于宋江而言,應該也是一個內心的痛吧。

宋江第一次出場時,在他人的語言描述里,他是一個面黑而又身材矮小的人。而在另外一處外貌描寫中,宋江身高有了明確的數(shù)據(jù):“身軀六尺”。縱觀小說,寫明身高的人不多,其中有個高的也有個矮。梁山最高的應該是負責抗帥旗的郁保四,記載是一丈,玉麒麟盧俊義也有九尺。小說里以個子矮出名的,有不滿五尺的武大郎,還有綽號就叫矮腳虎的王英。大致推測,以六尺的身高,宋江在梁山大概能進倒數(shù)前十,由此可見宋江身高之矮。因此,在小說里宋江十分中意那匹寶馬照夜玉獅子,記載它有八尺之高。身為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宋江不能比他人太矮,所以只能靠馬兒來墊。
那么,宋江身高的六尺到底是多少呢?因為中國各個朝代的度量標準不同,像商朝一尺約17厘米,所以差不多一丈的男子被稱為“丈夫”。而宋朝的一尺大約是現(xiàn)在的31.6厘米。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的話,宋江也有180厘米,已經很高,而一丈的郁保四就有三米多了,這已經就不是人類了。由此可見,《水滸傳》不是按照這個度量標準來描寫身高的。按照小說作者施耐庵所處的明朝也并不科學,因為當時一尺也有31厘米。
宋江的反詩,是在他醉酒之后,感嘆世道不公,有感而發(fā),遂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寫于潯陽樓,是宋江被刺配江州的時候,寫在自己醉酒所作的詞《西江月》之后,這首詩沒有具體的名字。第一句所表達的意思就是,我雖身在吳地,但是我的心卻在山東家鄉(xiāng),詩中的吳地就是宋江被發(fā)配的江州。漂泊江湖,歲月蹉跎,我又得到了什么,早知這樣當初就去梁山落草為寇了。第一句感嘆世道對自己的不公,同時也對當初自己拒絕上梁山的表示后悔。
第二句表達的意思是,他日我若上梁山,實現(xiàn)了我的凌云壯志,憑我的才能,黃巢又算的了什么!這句詩仿寫唐末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那一句“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唐末由于統(tǒng)治者的無道,使得民眾生活困苦,農民起義不斷,黃巢就是其中最大的一支起義軍。黃巢的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最后攻進長安城,登基稱帝,定國號“大齊”。
后來,黃巢還是兵敗被殺,也被后來的統(tǒng)治者定為最大的反賊,禁用于任何詩詞文章之中。后來這首詩被一個名叫黃文炳的奸詐之輩看到,就將這首詩曲解意思之后,上報知府蔡九,宋江遂被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