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蒙天珠要拍賣。近日,本刊蘇尼特右旗的通聯站站長敖日格勒傳來喜訊:他的一顆蒙天珠成交了,成交價格四十萬元。蒙天珠,得名靈感來源于大家常聽說的藏族“天珠”。說到天珠,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神秘,尊貴,價值連城。

天珠是一種源自西藏史前時期的古老寶石,是隕石與地球玉髓瑪瑙礦脈熔合后的產物,藏民又稱為“天降石”。在最早的有關天珠的文字記載中,提到這種它有治療血疾病的藥用價值,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富有神奇色彩的傳說。藏人視天珠為天神的吉祥物,對它的重視也如同生命一樣重要。
而我們現在常提到的天珠,則是數千年前由藏民開采出的礦石經人工特殊工藝研磨、鑲蝕而成(據說此蝕花工藝已失傳),經過開光、加持、供奉,歷代相傳,所以價值也很高。
還有一類由天然石材經打磨而成的天珠人們稱之為天然天珠。一種是由海螺化石打磨而成的天珠,叫法螺天珠;另一種是由九眼石頁巖打磨而成的天珠,也叫天眼天珠。蒙天珠,簡單來說就是由天然原石打磨而成的文玩飾品。它的原石就是戈壁石友們常說的錢幣石,也有稱眼睛石和金錢石。前幾年,石頭圈里經常玩一些地表的錢幣石,隨著經脈石和珠串在市場的火爆,品相好的錢幣石價格也一路走高。
錢幣石的賞玩從2012年開始,到2015年,錢幣石被喜愛它的企業家楊林大力開發推廣,定名蒙天珠并建立蒙天珠協會和產業。蒙天珠逐漸形成品牌,原石經過拋光打磨之后,顯現出的各種圓圈眼睛紋路,渾然天成,變幻玄妙。通過已有的天珠文化的挖掘與利用,蒙天珠華麗跨界到了文玩界。
目前,蒙天珠的一個主要輸出市場就是北京,據介紹,在去年的北京某石展上,蒙天珠被鏟了攤。許多買家都是藏天珠的愛好者和天珠藏家。對于他們來說,蒙天珠最大的價值在于它的天然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當然,蒙天珠并不是個個天價,“眼睛”的數量,神韻,分布和顏色等等因素決定了它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