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亞萍身高155cm。1973年生于省鄭州市,原中國乒乓球隊運動員,奧運冠乒乓球大滿貫得主,現為河南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創始人。鄧亞萍出生在乒乓球世家,她的父親鄧大松曾經是河南省乒乓球隊選手。從鄧亞萍兩歲多開始,父親常常把鄧亞萍放在他的自行車上,帶著鄧亞萍到工人俱樂部看他們打球。鄧亞萍5歲起跟隨父親學打乒乓球,父親則給她制定了—套不同于常規的訓練方法。

開始,鄧亞萍拿的是橫拍,由于鄧亞萍個子長得慢,胳膊短,第二年起便讓她改打宣拍。在兩年訓練中,鄧亞萍練的全是正手攻。這種特殊的訓練法,在所有的乒乓球教科書中是找不到的。鄧亞萍從小打球就特別認真。在鄧亞萍成長的道路上遇到過很多困難。因為個頭矮,省隊不要她,這些情況父親都跟鄧亞萍說了,鄧亞萍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別人說你不行,你就要自己爭口氣,要加倍苦練才行,所以鄧亞萍從小就很乖,訓練特別能吃苦。

5歲的時候,鄧亞萍和爸爸開始了乒乓球生涯,那時她太矮,只能站在木箱子上打球。就這樣,鄧亞萍在球桌邊上度過了自己的童年。8歲鄧亞萍開始拿各種冠軍,她能擊敗同齡的絕大多數對手。按照這樣的成績她理應進入省隊,但卻被教練拒絕了,理由是個子太矮。

當時鄧亞萍的父親問她:“你同意他們的看法嗎?如果同意就停止訓練;如果不同意這種看法,你得發掘能力,你要變成最強勢的戰士,向那些教練證明你是最棒的。”于是鄧亞萍對父親說“我能戰勝他們。”回顧當年,鄧亞萍說:“我還不知道這個決定意味著什么,我當時只有10歲。”

在為期四年的訓練中,鄧亞萍每天訓練13個小時,每周七天無休,練習大約90個小時左右,這樣的刻苦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贏得全國冠軍的時候鄧亞萍只有13歲。鄧亞萍說:“我理應進入國家隊,但國家隊五個教練中的四個都反對我進入國家隊,但主教練張燮林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你們覺得鄧亞萍的身高是劣勢,我卻覺得不然,因為她個子矮,她眼中的球總是高的。”就這樣鄧亞萍開始了在張燮林麾下的傳奇之旅。

當薩馬蘭奇先生宣布北京贏得了這次申奧時,所有的中國人,特別是北京的人們都涌上街頭,相聚在一起慶祝申奧成功。這是中國奧運的百年夢想。當年薩馬蘭奇先生曾親在將奧運會金牌戴在了鄧亞萍的脖子上,現在他和她又因為北京奧運會聯系在了一起。對于夢想,鄧亞萍說:“無論我的夢想有多遙遠,無論我要為此付出多大努力,我都會全力以赴,逐夢前行,既然我可以實現夢想,我相信你們也一定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