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是郭德綱的公子,按照規矩他不能入父親的門戶,所以他要拜于謙為師。于謙的徒弟不多,也沒有排字的習慣。郭麒麟的藝名是郭德綱起的,一來是取本名“郭奇林”的諧音,二來是取“麒麟”的祥瑞之意。

相聲界的“德壽寶文明”只是一個籠統的輩分說法,并不是很嚴謹的輩分傳承。“德”字輩的說法來自相聲八德,八個名字帶德字的相聲藝人,他們共同開創了清渾合流,讓相聲真正意義上有了門戶傳承的概念。

“壽”字輩的說法來自大師張壽臣,他整理和改編了大量傳統相聲,時至今日許多傳統相聲的框架都來自張壽臣的創意和改進。但是張壽臣的徒弟藝名不排“寶”字排“立”字。如田立禾、劉立棠(劉寶瑞)、常立桐(常寶堃)等。

“寶”字輩的說法來自侯寶林,他順應時代發展,整理和凈化了大量傳統相聲,為相聲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樣也為了順應時代發展,他最出名的徒弟馬季就沒有按傳統規矩起藝名,馬季的藝名取自一部外國電影。“文”字輩的說法來自蘇文茂,蘇文茂是本名,他的藝名叫蘇伯光,蘇文茂是孝子,他生怕老母找不到自己,所以堅持用本名登臺。

“明”字輩的說法就比較牽強,因為沒人按這個起,唯一的證據出處是蘇文茂的兒子排“明”字輩,以訛傳訛就有了“明”字輩的說法。德云社的排字不是相聲的輩分,是科班的坐科字號,這在相聲行業屬于首創。“云鶴九霄龍騰四海”都是郭德綱的徒弟排字,但不表示有排字的都是郭德綱徒弟。每年德云社都有招生,只要考進德云社的學員班就有了排字,但還要等到學業有成,謝了師入了家譜才真正算郭德綱的徒弟,否則的話只能算學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