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辭黃鶴樓”的下一句是“煙花三月下揚州”。譯文:友人在黃鶴樓向我揮手告別,陽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揚州。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東游歸來,至湖北安陸,年已二十七歲。他在安陸住了有十年之久,不過很多時候都是以詩酒會友,在外游歷,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陸期間,李白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

孟浩然對李白非常贊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托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相會。幾天后,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這是送別詩,寓離情于寫景。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詩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煙花三月下揚州”,蘅塘退士評曰:“千古麗句”。
在盛唐時期,李白和孟浩然都是著名的詩人,兩人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李白20多歲的時候,名聲還不顯,當時孟浩然已經40多歲了,并且在詩壇上有一定名氣,李白對孟浩然非常敬仰,特地前往鹿門山拜訪孟浩然,從此結下一段友情。李白寫過一些關于孟浩然的詩,其中著名的兩首就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贈孟浩然》。
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相傳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歷代屢毀屢建。解放后建長江大橋時已拆除,樓前塔已遷至附近的高觀山。1985年在今址(蛇山西端高觀山西坡)重建落成。古今詩人題詠者甚眾,以唐崔顥、李白之作最著名。《元和郡縣圖志·江南道三·鄂州》:“城西臨大江,西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