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的干爸爸是誰不清楚,不過她的父母離異,母親改嫁給一個日本人,就改名叫伊能靜江,取藝名縮減為:伊能靜。1969年3月,伊能靜出生中國臺北,是家里的第七個女兒。生父吳敏給她取了一個名字叫吳靜怡。她的母親楊淑婉是著名政治家楊元丁之女。

伊能靜的父親是個軍人,很早前從山東到了臺灣,他覺得將來從臺灣回老家山東一定要帶一個兒子。所以當發現第七個孩子,也就是伊能靜是個女兒的時候,而伊能靜的媽媽不能再生,他選擇離開伊能靜母女。伊能靜從小就有一個罪惡感,她覺得自己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上。

她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會給媽媽帶來無盡的痛苦。所以伊能靜稍懂人事時就發誓要當家里的長子,她要讓爸爸知道,這個女兒跟兒子一樣強。所以無論是走上演藝之路,還是處理婚姻大事,她一直在證明這件事情,努力地做好一個男人應該做的事情。

很長時間,伊能靜跟她的媽媽非常疏離,因為很小她就出來工作,也一直是伊能靜賺錢養活一大家人。當她打電話給媽媽的時候,第一次親近地但迫不及待地問:“媽,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你跟爸爸發生了什么事情?”伊能靜的媽媽,是很典型的中國傳統婦女,一直幾乎都是逆來順受的習慣,這時候自責地說:“是我不好,是我不對,我生不出兒子來。然后呢,爸爸離開了,爸爸是對的。”

后來,伊能靜的媽媽說了一個故事:“在你長大以后,我拿了當時的30萬臺幣要去買你爸爸在外面生的一個兒子。當我敲了那個女人的家門,那個女人正好抱著那個孩子,不屑一顧地說‘你生不出兒子來你就別想了吧’。我回到家里,哭了一個晚上。”

伊能靜曾說:“可怕的攻擊不是來自于父權社會建立的這個信仰,而是來自于女人對女人自己的懲罰。女人自己會攻擊女人說你生不出兒子,你今天沒有為家庭犧牲奉獻。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當2002年,伊能靜與庾澄慶生下第一個孩子,也就是兒子哈利的時候,她流淚了,終于可以告訴母親:“我生的是兒子。”如今,伊能靜二胎產女,看起來非常漂亮,兒女雙全,也可以說是非常幸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