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帥沒有退役,仍然保持著很高的競技狀態。當時在中國男乒出征里約奧運會前的熱身賽中,郝帥4:1輕松的戰勝了張繼科,打的張繼科毫無還手之力,從比賽看出,不再年輕的郝帥技術仍然非常精湛,也成熟了很多。在現在,郝帥在隊中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在經歷了是是非非后,郝帥想明白了好多事。即便目前不再是國家隊的一線球員,但他從不抱怨,任勞任怨,默默的為中國乒乓球做著貢獻。

里約奧運會后,中國乒乓球隊突然火了,借助社交媒體,劉國梁及他的弟子們比以往時候都要火,張繼科、馬龍等球員成了國民偶像,另外馬琳、王勵勤、王皓也在這一波潮水中再次被大家關注,不過,有一個球員始終沒有出現在大家的事業當中,那就是郝帥,那個大家曾經特別喜愛的球員,郝帥退役了么?并沒有,他還在男乒國家隊,只不過不再是國家隊的主力球員,而是作為陪練,默默的為中國乒乓球做貢獻。

郝帥2000年進入國家一隊,十幾年間,他經歷了男乒的更新換代,他送走了大哥,也一次次送走了同齡人,唯有郝帥在默默堅守。郝帥的個人職業生涯不算順利,單論個人實力,他絕對在眾多國手中名列前茅,不比王勵勤、王皓、馬琳等好手差,但心理素質是他的弱點,也導致了他多次在世界大賽中失利。都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在郝帥身上體現的很明顯,郝帥自己也曾說自己愛犯猶猶豫豫的毛病,綿綿的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郝帥職業生涯的高度,“高不成低不就”,說起來有點難聽。

2005年的上海世乒賽是郝帥職業生涯的一個轉折點,他本可以一鳴驚人,但是郝帥在那次大賽中的發揮險些毀掉了他的乒乓球生涯。男單四分之一決賽,郝帥遭遇丹麥球員梅茲,郝帥在3:0領先的大好形勢下,最終被對手4:3不可思議的逆轉,那場比賽改變了郝帥的命運,幾乎毀掉了他的職業生涯,也讓郝帥“刻骨銘心”。

郝帥曾說:上海世乒賽的失利,是我最痛苦的記憶,現在想想,那確實是唯一一次機會,遺憾的是我沒能抓住,如果那場比賽贏了,這幾年應該會不一樣。另外一個對于郝帥影響很大的事情自然就是“耳光門”。在中國乒乓球隊的一次對內聚餐中,大家都在推杯舉盞,而郝帥卻一直在旁邊打電話,輪到郝帥喝酒時,郝帥還是全然不顧,仍然在打電話,劉國梁生氣的說了郝帥幾句,郝帥卻回應“別廢話”,此話一出,劉國梁憤怒的打了郝帥一個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