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實驗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早期地球環(huán)境是可以產(chǎn)生有機物的,為生命的起源的解釋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米勒模擬實驗(Miller–Ureyexperiment)一種模擬在原始地球還原性大氣中進行雷鳴閃電能產(chǎn)生有機物(特別是氨基酸),以論證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的實驗。

我們知道,有機物(如氨基酸,蛋白組,DNA,RNA,多肽,纖維素等等)是構成生物的基礎物質(zhì),可以說生命就是由有機物構成的。(DNA的雙螺旋結構,由堿基,五碳糖,磷酸構成)然而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上是沒有復雜的化合物的,更不要說有機物了而米勒實驗就是為了解釋有機物的出現(xiàn)而設計的。
該試驗模擬了地球早期的大氣成分(主要成分是氫(H2)、氦(He)、甲烷(CH4)和氨(NH3))和海洋環(huán)境,通過電極放電來模擬閃電,通過加熱蒸發(fā)水來模擬降水。經(jīng)受火花放電(模擬雷鳴閃電)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機物,經(jīng)過冷卻后,積聚在儀器底部的溶液內(nèi)。此實驗結果共生成20種有機物。其中11種氨基酸中有4種(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質(zhì)所含有的。
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這一假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nèi),由非生命物質(zhì)經(jīng)過極其復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
化學起源說將生命的起源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的階段;第二個階段,從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第三個階段,從生物大分子物質(zhì)組成多分子體系;第四個階段,有機多分子體系演變?yōu)樵忌桌胀ㄟ^實驗驗證了化學起源學說的第一階段.